6、隔爆型电气设备(防爆热电阻)
1)隔爆型电气设备:
用“d”表示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
2)隔爆外壳结构:
隔爆型外壳是防爆形式的一种,是防爆设计的最常见的手段。其结构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将外壳内由于电器元件的存在,会产生火花或电弧,危险高温的电气和高温部分与外壳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当周围达到爆炸极限的爆炸混合物通过隔爆外壳的各隔爆接合面间隙进入隔爆外壳内部与隔爆外壳内偶然产生的火花、电弧或危险高温相遇而引燃引爆,此时的爆炸火焰和灼热气体全方位向外扩散,当通过一定间隙、宽度和表面粗糙度的隔爆接合面时,温度急剧下降,而不至于引爆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简单的说,由于某种原因壳内爆炸不会导致壳外环境的爆炸,是隔爆外壳的基本要求。因此,在设计中要考虑如下几点:
a. 满足隔爆外壳的强度;
b. 满足组成隔爆接合面的最高宽度与最大间隙及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
c. 限制外壳表面出现危险高温;
d. 满足接线盒内部裸露导体间、裸露导体与外壳间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端子套绝缘耐泄痕性能以及引入电缆的密封;
e. 满足隔爆外壳紧固件防松脱,外壳上不透螺孔的螺纹余量、螺孔周围及底部的最小厚度;
f. 保证转轴部分的轴向间隙;
g. 保证外壳可靠地接地;
h. 保证透明件的抗冲击能力等。
3)隔爆接合面:
为阻止内部的爆炸向外壳周围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播,隔爆外壳各个部件相对填面配合在一起的接合面。
4)隔爆接合面的种类:
a.平面隔爆接合面;
b.圆筒式、止口式隔爆接合面(称曲线隔爆接合面);
c.螺纹式隔爆接合面;
d.浮动密封圈隔爆接合面。
5)隔爆外壳的强度试验:
检验隔爆型电气设备外壳所需承受的内部爆炸压力的实验(即水压实验)(也称静压试验)对Ⅰ、ⅡA、ⅡB 1MPa、ⅡC 1.5Mpa.主要检验外壳强度,(焊接牢度、夹缝、壳体的机械强度等)
6)隔爆性能试验:
检验隔爆型电气设备内部规定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爆炸时能否点燃设备周围同一爆炸性混合物的试验。简称爆炸试验。